一、1998年至2002年,在无量山实施了“中-荷合作云南省森林保护与社区发展项目”(FCCDP)。2001年至今,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合作共建了世界第一个黑冠长臂猿野外监测研究站,开展了黑冠长臂猿视屏监测体系建设;2009年至今,与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YGF)合作,在无量山大寨子开展了“黑冠长臂猿栖息地植被恢复和食源基地试验示范建设项目”;2011年至今,与大理学院合作,对无量山大寨子地区的一群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灰叶猴开展食性及其对栖息地的选择研究;2012年9月30日至10月3日,召开了“中国灵长类专家组2012年会暨国际黑冠长臂猿研讨会”;2018年,召开了“2018年度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理)局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科技合作交流会议”。
二、从2010年至今,开展了印支灰叶猴、景东翅子树、云南铁杉、野茶、滇藏木兰等20余种珍稀濒危动植物专项调查,开展了无量山种子植物、景东大型真菌、无量山特有种野外影像调查工作,收集到影像资料5000余份,2001年、2010年、2020年先后三次在无量山开展了西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与分布调查,2012年、2022年先后两次在哀牢山景东辖区开展了西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与分布调查,2019年10月11日启动了申报建设哀牢山-无量山国家公园综合科学考察工作,摸清了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主要保护对象和重要自然资源的本底。
三、2002年至今,与中科院昆明动物所、中山大学、大理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联合开展了西黑冠长臂猿、印支灰叶猴的习惯化研究、生态行为学研究、食性研究及遗传学研究,成功将无量山大寨子4群西黑冠长臂猿、1群印支灰叶猴习惯化,开展了西黑冠长臂猿、印支灰叶猴视频监测工作,开创了全球不投食习惯化西黑冠长臂猿和印支灰叶猴的先河。培至今共计在国际、国内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8篇,收集出版了《无量山西黑冠长臂猿研究》论文集专著;2023年启动了印支灰叶猴戴项圈监测、西黑冠长臂猿和印支灰叶猴声音监测工作。
四、与中山大学、大理大学、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哀牢山生态合作,建立兽类监测样线40条,样地17块,1公顷综合性大样地2块,通过红外相机拍摄、远程视频监测、近距离人工拍摄及空中航拍等方法,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维持监测,获取珍贵视频2万多段,图片资料10万余份,记录到野生动物50余种,其中,记录到兽类25种。